疫情来袭,特殊时期的新形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创新的良机,促使了bz博中手机诚信网投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项目负责人、“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项目负责人、学校“老马”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马红健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她开始谋划着线上引领、云端思政的有效做法。
马红健在天津市2019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
“家校联动”,开辟思政工作新战场:“咱们一起加油,战胜疫情,学好本领。”疲惫的声音中透着坚定,马红健在对学生进行线上家访。学院滞留湖北的36名学生始终牵动着马红健的心“,学生的身体情况怎么样?生活还方便吗?网上开课以后在家学习有困难吗?”疫情期间,老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家访”,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和滞留湖北的35名学生和大部分家长进行了通话,送去了学院的关怀,也强调了抗疫纪律,在每一通电话的最后,老马都要和学生一起加油鼓劲。浓浓关爱和殷殷嘱托也激荡着学生和家长的心,“没想到学院领导会以这种方式给我们送来温暖,非常感动”,这是学生和家长发自内心的感谢。
马红健开展线上家访中与学生和家长通话、微信截图、联系学生信息记录
疫情发生后,她感到必须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共同完成好特殊时期学生的教育。她亲自起草了《疫情期间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将学校对学生和家长的慰问、学校的战疫纪律要求、学生上课形式等告知家长,加强家校结合,共同战胜疫情,培养学生。开课以后,他还与专业老师一起,设计了邀请家长“同上一节课”的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大学课程,身临其境,与老师互动交流。特殊时期开展一系列的“家校合作育人”的活动,让“全员育人”又增添了新的力量。
马红健亲自执笔的战疫时期家长信、牵头组织学生与家长同上一堂课活动
“因事而化”,课程思政谱新篇:针对老师、学生在线上上课,学生在家学习的特殊情况,马红健带领着学院思政工作队伍和部分专业教师组成了“战疫时期课程思政突击队”,对如何开展线上思政、课程思政进行研究,创新性提出开展线上教学的“课间三分钟”,就是将思政工作内容的视频在教师教学的课间给学生们播放。说干就干,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交叉组合,通力合作,围绕疫情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英模人物和学生志愿者事迹宣传、学校抗疫纪律、抗疫斗争中专业知识的应用等方面开展热烈讨论,大家设计主题、分工合作,线上讨论、线下工作,查阅资料、加班加点,一个个精彩作品新鲜出炉。几天的时间,就推出了一系列《课间三分钟》原创短视频。其中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视频形成系列;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合作制作的“防疫与材料”,把抗疫中专业知识的应用讲解透彻,目前《课间三分钟》视频已经发布十余期,深受学生欢迎。
作品出来了,还必须落实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看到,马红健又成了“推销员”,每个作品都亲自加上注解,向专业老师们介绍,把课间播放落到实处,让好的教育形式和作品真正起到了育人的作用。
马红健牵头组织的战疫时期课程思政之“课间三分钟”活动记录及媒体报道
“党建引领”,示范作用聚合力:党建工作是党的领导的优势,越是关键的时刻,越是要发挥党建示范作用。马红健带领学院党员、教师投身到防控疫情的战役中,成立了三支战“疫”时期突击队。其中学工队伍的“党员突击队”,虽然人在家但始终没有休息,不辞辛苦开展学生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组成的“课程思政工作小组突击队”,“课程思政”作品频出;三位青年教师组成了“志愿者突击队”,报名参加天津市“新冠肺炎”检测志愿者,随时准备出征。她身体力行,在疫情期间给校内外辅导员线上讲座六场,把自己“帮助学生成长是我们的责任和价值体现”的育人理念传播给年轻的思政工作队伍,组织安排和亲自给学生线上讲党课五场。
马红健从事育人工作20余年,即使离开学工岗位,也不舍离开育人一线,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虽然到了临近退休年龄,她对育人工作依然使命在心,责任在肩,对学生付出爱心,培养学生成长,对学院的思政工作队伍,精心培育。她不仅是学生口中的“妈妈”,也是辅导员们的前辈。2017年,学校成立首个辅导员工作室——“老马辅导员工作室”,马红健担任负责人,致力于思政工作规律研究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帮助学生成长是我们责任和价值的体现”的工作理念培养年轻干部。“防控就是责任,育人更是我们的使命,要在‘危’与‘机’中积极而为,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育人工作实实在在的效果。”马红健如是说。
有示范引领,有凝心聚力,有工作创新,有扎实效果,一定会实现疫情防控和“三全”育人的“双战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