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倡导全社会要加强读书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时深化“五育并举”育人格局和工作内涵,持续推动落实“教风学风建设年”活动,2023年寒假,材料学院开展“畅游书海,阅读人生”读书分享活动,鼓励全体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假期主动阅读,自觉学习,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本期,请跟随22级同学们的脚步一起畅游书的海洋吧!
心里的瓦尔登湖
“黎明啊,一天之中最值得纪念的时节,是觉醒的时辰。那时候,我们的昏沉欲睡的感觉是最少的了;至少可有一小时之久,整日夜昏昏沉沉的官能大都要清醒起来。至少一个月中有一两天好好看一看这样觉醒的黎明。”
我们拘泥于生活的喧嚣,自己心里的湖泊早已浑浊。在阅读《瓦尔登湖》后,它教我们如何清澈,如何洗涤自己的灵魂。过平静的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小屋里生长属于自己繁华的枝叶。徐志摩曾说:“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就远似一天。”于是他“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可梭罗却在闲暇之余,不忘着将林间吹入常醒的清风带回世间,他将与山水的心契与领会,与读他故事的人产生共鸣。
我们生活简朴、恬静,在瓦尔登湖的一场故事,带着春雨跑遍了大地。身在瓦尔登湖旁应该也感受到巴黎铁塔的浪漫,孤独是浪漫的本身,四永久的精神栖息地。让我们阅读一本书,来一次心灵的旅行,感受质朴的洁净。
——功材2班 陈昌胜
《灿烂千阳》读书心得
苦难可以挟持人生,但无法左右人性。
这本书是卡勒德•胡赛尼在阿富汗战争纷争背景下的三部曲之一,被誉为女性版的《追风筝的人》。两位主人公玛利亚姆,莱拉在阿富汗的残酷生活下互帮互助,在极端男权社会和两方战火的折磨下依然闪耀出人性的光辉。玛利亚姆像一千个太阳一样照亮了莱拉内心堆积如山的阴霾,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让读者也身临其境,深深为之共情。
我曾三读这本书,遍遍拜读更有体会。"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月亮,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这是诗人赛依伯的诗作《喀布尔》里的话,胡赛尼将阿富汗这个动荡不安的国家,最黑暗血腥的几十年,毫无保留地抖露出来,暴露在阳光下。通过对两个女性生活来映射出这个积贫孱弱的民族数十年的纷繁动乱与内忧外患,令人震撼其中。
读完总会震撼的唏嘘不已,多么幸运生活在一个和平富强的国家,不用时刻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自由地追寻自己的理想,希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战乱国家恢复和平,越来越多的人获得追寻自我的自由。
——材料3班 李佳媛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
本次我要分享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作者海伦凯勒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从开始的在失去视力和听力的痛苦中挣扎到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五种语言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海伦希望拥有三天的光明去看尽世界的一切景观,三天光明对于常人来说只是人生中的短暂的一刻,可对于双目失明的海伦来说,却只是可想而不可及的。在书中她设想了自己三天的光明生活:看一眼身边最亲近的人,将他们永存内心;在电影院中感受视觉的快乐;感受城市中人们忙碌的生活。
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们带来光明,她曾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正是这些知识,架起了她沟通世界的桥梁。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的健全的我们,更不应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年华,更不应自暴自弃,不珍惜生命,要时刻铭记“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这句话,相信面朝大海,终会春暖坏开,奔赴崭新未来!
——材型3班 王家祥
初审:孙宁
审核:赵春喆
审核发布:从蓉 尚以迪